在數字化浪潮席卷的今天,數據已成為企業的命脈。然而,數據泄露事件頻頻登上頭條,巨額罰款、聲譽崩塌、客戶流失... 這些風險如利劍高懸,迫使企業必須重新審視核心數據的防護策略。數據安全不再是“可選項”,而是關乎存亡的“必答題”!
核心數據泄露的高危場景,就在你我身邊:
1.日常辦公“便利”中的陷阱:
場景: 財務人員將包含敏感數據的報表通過微信發送給同事“快速確認”;研發工程師將設計圖紙用U盤拷貝帶回家加班;銷售經理將客戶名單存儲在個人網盤方便隨時查看。
風險: 明文傳輸或存儲的數據,一旦設備丟失、賬號被盜或遭遇惡意軟件,瞬間暴露無遺。內部人員無意識或有意泄露是重大隱患。
2.上下游協作的“信任”危機:
場景: 市場部將未加密的新品宣傳方案發給外部廣告公司;采購部門將供應商報價單郵件轉發給多家競標單位;法務將合同草案通過公共云盤共享給合作伙伴修改。
風險: 文件一旦離開企業環境,完全失控。合作伙伴內部管理不善、惡意員工、或傳輸過程被截獲,都可能導致核心商業機密、客戶信息、知識產權被竊取或濫用。
3.離職交接的“灰色地帶”:
場景: 離職員工在交接前,將重要項目文檔、客戶資源列表通過個人郵箱發送備份;或未徹底清理工作電腦中的敏感文件。
風險: 關鍵業務信息被有意或無意地帶走,流向競爭對手或成為灰色交易籌碼。
傳統防護為何力不從心?
僅靠防火墻、殺毒軟件或簡單的密碼保護,在日益復雜的內部威脅和外部攻擊面前顯得捉襟見肘。這些措施難以:
?追蹤數據流向: 文件發給誰了?被誰打開了?做了什么?
?控制外發數據: 發出去了就等于“放羊”,無法限制使用范圍。
?防止內部泄密: 對內部人員的無意泄露或惡意行為缺乏有效管控。
?滿足合規審計: 缺乏詳盡的文件操作日志,審計舉證困難。
敏捷科技加解密軟件:構筑核心數據的智能防線
面對無處不在的泄露風險,部署專業的加密軟件已成為企業保護核心數據的必備之選。它能以“數據為中心”,實現智能、動態、全生命周期的防護:
1.自動加密,無縫防護:
?痛點解決: 告別手動加密的繁瑣與遺漏!
?方案: 加密軟件可設定策略,對指定類型(如設計圖紙、財務報表、源代碼)或指定位置的文件進行自動加密。員工在日常創建、編輯、保存文件時,加密過程在后臺靜默完成,文件加密狀態對授權用戶透明無感,業務流暢性不受影響。非法獲取的文件只是一堆亂碼。
2.安全外發,可控流轉:
?痛點解決: 徹底解決文件一旦發出就失控的難題!
?方案: 當員工需要向外部(如供應商、客戶、合作伙伴)發送加密文件時,必須發起文件外發申請流程。
?系統支持多級審批流(如直屬經理->部門負責人->法務/風控),確保每份外發文件都經過嚴格審核。
u 精細權限: 審批通過后,發件人可對外發文件設置嚴格權限:
u 打開次數限制: 如僅允許打開5次,超限即失效。
u 有效期控制: 如文件僅在7天內有效,過期自動無法打開。
u 操作限制: 禁止打印、禁止復制內容、禁止編輯修改等。
3.詳盡審計,溯源定責:
?痛點解決: 滿足合規要求,快速鎖定泄露源頭!
?方案: 加密軟件完整記錄文件外發操作日志。提供清晰的審計報表,一旦發生疑似泄露,可快速追溯源頭,為事件調查和責任認定提供依據。
為何選擇敏捷科技的加解密軟件?
ü操作無感: 自動文件加密,不影響工作效率,用戶接受度高。
ü以數據為中心: 防護隨文件走,無論存儲在本地、服務器、云端,或在內部、外部流轉,加密狀態持續有效。
ü權限收放自如: 安全外發功能讓企業掌握外發數據的控制權,即使文件已發出,也能通過策略限制其擴散和使用方式。
ü合規利器: 詳盡的審計日志輕松滿足GDPR、等保、行業監管等對數據安全審計的嚴格要求。
ü管理賦能: 多級審批流讓數據流轉更規范,權責更清晰。

關注敏捷小助手,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