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企業數據已成為驅動增長的核心引擎。然而,數據價值的凸顯也使其成為不法分子的首要目標。據IBM《2023年數據泄露成本報告》顯示,全球數據泄露平均成本高達435萬美元,創歷史新高。 每一次數據泄露不僅意味著巨額經濟損失,更將引發客戶信任崩塌與品牌聲譽受損的連鎖反應。面對日益復雜的威脅環境,構建一套覆蓋全業務場景的數據安全防護體系,已成為現代企業的生存底線與競爭壁壘。
以下五大核心場景,是企業日常辦公中數據泄露的高發區,也是構建防護體系的關鍵戰場:
場景一:核心文檔失控流轉(設計圖紙、財務報表、客戶資料)
?日常風險暴露:
l某制造企業設計部門工程師,通過微信將最新產品圖紙發送給外部協作方,圖紙隨即在供應鏈中流傳,導致新品提前泄露。
l財務人員將包含敏感營收數據的Excel報表通過公共云盤共享給審計公司,鏈接意外泄露后被搜索引擎抓取索引。
l銷售經理離職前,將積累多年的客戶名單及聯系方式復制到個人U盤帶走,加入競爭對手公司。
?敏捷科技防護方案:
l透明加密,流轉無憂: 部署敏捷科技DGS文檔透明加密系統,對設計圖紙、財務報表等核心文檔強制加密。文件無論通過微信、郵件、U盤或云盤何種方式外傳,未經授權均無法打開,有效防止主動泄密與意外擴散。
l權限管控,細粒度防護: 結合文檔權限管理模塊,實現按部門、角色設置細粒度訪問權限。財務數據僅限特定人員查閱,無授權無法越級查看。
場景二:終端設備成泄密“漏斗”(筆記本、臺式機、移動設備)
?日常風險暴露:
l員工筆記本電腦在咖啡廳辦公時丟失或被窺屏,硬盤中存儲的未加密投標方案與合同細節一覽無遺。
l技術工程師使用個人U盤從辦公電腦拷貝大量技術文檔帶回家處理,U盤遺失造成重大機密外泄。
l感染勒索病毒的終端設備,不僅導致本地文件被加密,更可能成為攻擊者橫向移動竊取服務器數據的跳板。
?敏捷科技防護方案:
l全盤加密,設備無憂: 敏捷科技終端安全管理系統提供全盤加密功能,即使數據丟失或被竊,加密數據也無法被非授權電腦讀取,確保安全。
l外設管控,堵住漏洞: 嚴格管控USB端口、藍牙、光驅等外設使用權限。僅授權可信U盤進行數據交換,并自動審計操作日志。杜絕私接設備拷貝敏感數據。
l軟件控制,加固防線: 終端僅可安裝通過安全檢測的軟件,由管理員統一更新補丁,隔絕外來安裝程序,顯著降低勒索病毒等威脅入侵風險。
場景三:郵件與IM成數據“出海口”
?日常風險暴露:
l市場部員工誤將包含大量客戶個人信息的推廣名單以附件形式發送給錯誤的外部收件人。
l員工通過個人微信、QQ等工具將工作文件發送給同事或外部人員,敏感數據脫離企業管控范圍。
l離職員工在最后工作日,通過工作郵箱將重要項目資料批量轉發至個人郵箱。
?敏捷科技防護方案:
l內容識別,智能攔截: 敏捷科技DLP數據防泄露系統精準識別并攔截外發郵件和消息中包含的敏感信息。
l阻斷發送,規避風險: 對敏感數據的對外發送,強制阻斷并通知管理員,及時發現并規避風險。
場景四:研發數據與源代碼的“隱形戰場”
?日常風險暴露:
l開發人員將項目代碼數據從公司服務器私自下載至個人電腦,甚至上傳至個人云端賬號。
l外包開發人員項目結束后,仍保留部分核心代碼片段,后續用于其他項目。
l測試環境中的敏感生產數據未脫敏或未妥善保護,被未授權訪問。
?敏捷科技防護方案:
l源頭加密,開發無感: 敏捷科技DGS可實現源代碼、設計文檔的自動強制加密。開發、編譯、調試過程流暢無感知。
l精細權限,安全測試:可設定打開次數、打開文件周期,可設定操作權限,可禁止打印、截屏、修改文件等敏感操作,確保外包方“只能用,不能拿”。
場景五:遠程與混合辦公的“安全盲區”
?日常風險暴露:
l員工在家通過不安全的公共Wi-Fi連接公司業務系統處理業務,存在會話被劫持風險。
l家庭成員無意中看到員工屏幕上顯示的敏感業務報告或客戶信息。
l員工在個人手機、平板電腦上處理工作郵件和文檔,設備丟失或感染惡意APP導致企業數據泄露。
?敏捷科技防護方案:
l加密隧道,安全連接: 敏捷科技安全網關確保遠程訪問通道安全,并基于身份和設備狀態進行動態信任評估與訪問控制。
l終端延伸,策略一致: 終端安全管理系統能力覆蓋遠程辦公設備,確保安全策略在家庭、出差等場景下依然有效執行。防止數據落地到未受控設備。
l水印震懾,溯源威懾: 動態屏幕水印系統自動在屏幕上疊加包含員工姓名、工號的水印,有效震懾拍照、截屏泄密行為,便于事后溯源。
企業安全的本質在于體系化的持續運營: 敏捷科技數據安全防護解決方案,正是以“數據安全運營”為核心思想,通過覆蓋“生成、存儲、使用、流轉、歸檔”全生命周期的技術手段,配合管理流程與人員意識提升,為企業打造“進不來、拿不走、看不懂、改不了、走不脫”的縱深防御體系。

關注敏捷小助手,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