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中對“互聯網+”協同制造作了四方面描述:一是大力發展智能制造。二是發展大規模個性化定制。三是提升網絡化協同制造水平。四是加速制造業服務化轉型。從中可看出,“互聯網+”協同制造模式下,制造業企業將不再自上而下地集中控制生產,不再從事單獨的設計與研發環節,或者單獨的生產與制造環節,或者單獨的營銷與服務環節。而是從顧客需求開始,到接受產品訂單、尋求合作生產、采購原材料或零部件、共同進行產品設計、生產組裝,整個環節都通過互聯網連接起來并進行實時通信,從而確保最終產品滿足大規模客戶的個性化定制需求。
國家政策的支持,市場的需求,協同制造模式也正迅速的向智能制造各行業滲透,成為許多企業的長尾,也成為許多企業戰略發展的方向。但是:
互聯網+協同的的美好愿望是否經得起考驗
在協同工作平臺環境中,處于異地的總設計人員與CoE設計、工藝和制造人員可以利用協同研發平臺中的協同社區,在有效的訪問權限控制下共享基于MBD模型的單一數據源,實現對各種異構產品數據的可視化協作,多學科協同優化設計,基于成熟度的設計數據發放與接受、工藝審查,基于技術狀態管理的工程更改、制造信息反饋與交流、遠程設計等等工作流程,這一些流程中中涉及到多個企業、多部門的協同合作,產生的的數據安全如何保證。
多重協同下的的數據泄露,誰來擔責?
據悉,一些復雜的智能制造產業一個協同研發平臺中涉及到研究院、各單元體CoE、關鍵零件制造單元、總裝基地之間等各跨地域、跨企業之間異地流程,可以讓處于異地使用異構平臺的用戶在一個流程中執行,通過工作流程管理,保證流程控制、數據共享與一致,實現技術狀態管理。同時提供相應的應用系統集成接口,中間件實現異構應用系統的信息集成、過程集成和業務集成,確保研究院與各單元體CoE、關鍵零件制造單元、總裝試車基地業務整合,同時確保研究院與項目管理、生產管控、公共資源管理中心等實現集成。這樣的高敏感度的數據也在層層共享分發中被輕易泄露,誰也不能保證合作的所有協調方都采取了安全措施。任何一方的數據泄露都可能導致協同成果功虧一簣。
數據層層流轉場景下如何保證安全
跨部門、跨單位、跨行業的數據流轉、協同設計越來越普遍,數據的價值也在使用中提升,但其中各環節可能發生的數據泄露風險都會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不同于傳統的數據安全防護多是抵御外部攻擊的應用邊界防護及內網安全防護,對于數據大集中和共享場景下的安全需要針對整個數據產生、使用、集中、共享及外發各個環節中的安全保護,需要形成整體的全面安全策略,這也是越來越多的企業重視數據安全的原因。
讓制造更聰明,讓數據更安全 ,敏捷工業數據智能安全云平臺來解惑
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可在電子圖紙安全分發云服務平臺上申請共享空間,并相互認證通過,即可建立安全分發通道;
下游企業A的研發人員將經過內部DGS系統審批通過的待分發的圖紙,上傳安全分發云盤空間;
研發人員在安全分發云盤中創建分發任務,設置圖紙分發給誰,使用權限(包括:使用時間、使用次數、編輯權限、打印權限)等;
云平臺將相關圖紙按照身份加密,并分發給合作伙伴的云盤空間中,并發送郵件通知;
合作企業B、C登陸云平臺,系統提示有收到新的圖紙;
合作企業下載加密的圖紙文件,在本地安全沙盒中打開加密圖紙文件;
合作企業對加密圖紙的所有操作過程會自動記入云平臺中;
下游企業A監控到企業B、C的使用分發圖紙的記錄信息;
通過工業數據智能安全云平臺的實施,數據所有者永遠是用戶自己。讓協同設計無懈可擊!

關注敏捷小助手,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