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回顧丨「數據安全」被熱議,成為金融、汽車、醫療等關鍵領域“高頻詞”
發布時間:2024-03-12 作者:敏捷科技
3月11日下午,全國兩會在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后閉幕。回顧此次兩會,“數據安全”不僅連續四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也在各行各業的提案中也作為“高頻詞”出現。這體現了國家和行業領域對數據安全的高度重視,更彰顯了數據安全在國家安全、經濟安全以及社會穩定中的核心地位。《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健全數據基礎制度,大力推動數據開發開放和流通使用”“以高質量發展促進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推動解決數據跨境流動等問題”“提高網絡、數據等安全保障能力”“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加強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建設”。《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在數字經濟、數據基礎制度、數據跨境流動、數據安全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提出了明確要求,不僅部署了數字經濟的創新發展,還高度重視數據安全與合規流動,推進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為加速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建設進程提供堅實的頂層支撐。隨著金融數據在應用場景和機構中爆炸式增長,這些數據變得更加豐富和復雜多樣。因此,在金融數據在不同業務和機構之間流轉的過程中,無論是技術層面還是管理層面,都面臨著眾多潛在的安全風險。
全國政協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解冬就推動金融數據安全有序跨境流動提交了提案。解冬認為,目前,受金融領域重要數據目錄尚未明確、數據出境安全評估審核時間較長、制定可操作的負面清單難度較大等因素影響,金融數據跨境僅實現了個案突破,難以滿足金融業制度型對外開放的要求。
當前,車、路、云、網、圖協同發展,“ 數據安全” 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更逐漸成為智能汽車發展的決勝關鍵。
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CEO雷軍提交了一份名為《關于構建完善汽車數據安全管理體系的建議》的提案。雷軍指出,智能網聯汽車作為車輪上的數據中心,其承載的行駛軌跡、生物特征等敏感個人信息及地理信息、車外影像等,既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要素資產,也給個人隱私、國家公共利益與安全帶來了挑戰。此外,汽車數據安全依然存在汽車數據安全標準、認證評價、應用管理等機制不完善,制約著行業進一步發展。
近年來,隨著醫院信息化、數字化、智慧化建設的深入推進,大量信息化業務系統在醫療機構展開部署升級。在存儲、調用患者信息越來越方便的同時,也為醫療系統帶來了一系列新的數據安全方面的威脅與風險。
上海市人大代表方研翔建議對有條件的醫療機構應進行數據安全合規檢查。一方面有效杜絕類似數據外泄事件再次發生的隱患,同時通過合規檢查及相關專業工具,對于醫療機構目前的核心數據做一次盤點和清查,為分類分級工作的深入開展提供必要的數據支撐。另一方面,加強對醫療終端和網絡邊界的安全防護措施,通過技術手段對終端和網絡傳輸內容進行識別和審計,避免醫療數據的有意或無意泄露;再一方面,加強對終端存儲數據的掃描檢測和終端拍照的防護,通過技術手段定期檢查。
在信息化時代,數據已成為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涉及國家安全、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等多個方面。一旦數據泄露或被濫用,將給國家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并且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數據已成為企業創新、市場競爭的重要資源,加強數據安全建設,不僅有助于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也有助于推動國家的經濟發展。敏捷科技專注研發數據加密產品20多年,不斷推動產品創新升級,數據透明、主動加密可在保障業務系統透明訪問的前提下,實現數據存儲安全、應用完全透明、密文高效訪問,防止核心數據被人為有意或無意的外泄擴散,保護核心數據全生命周期安全可控。敏捷科技數據安全產品及方案為軌交、汽車、能源、醫療、金融、運營商等關鍵領域的文檔加密、數據防泄露、數據防勒索、泄密溯源、文件管理等提供了技術支撐,幫助企業在新的安全形勢下建立高效的數據安全防護體系,并且滿足《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的合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