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數據局印發《數字中國建設2024年工作要點清單》,其中再次重點強調健全完善數字政府服務體系和穩步增強數字安全保障能力。結合這兩點規定要求,當前究竟該如何保障政務應用安全穩定運行和數據安全呢?
其實,隨著各級政府對數字政府建設的全面深化,政府在履行職責的過程中產生或收集了大量信息,“政務便民服務”在給民眾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由于數據高度匯聚集中、廣泛流轉共享,并且面向社會開放和授權運營,安全隱患和風險也在陡然加劇。這這些風險隱患主要可以概括為以下四個方面:
● 大規模泄漏風險:政務數據匯聚及流轉共享過程中,可能會被未授權人員或非法組織獲取和利用,導致數據泄露;
● 數據惡意破壞風險:政務數據被惡意篡改、刪除,或數據平臺拒絕服務,造成重大數據資產損失以及政府公共服務失序;
● 數據違規使用風險:政務數據共享后,數據使用者誤用數據,將數據用于不當用途,從而對數據主體造成不良影響;
● 個人信息保護不足風險:政務數據中包含大量的個人信息,部分數據面向社會開放前,未經過脫敏、截斷、遮擋等處理,導致個人信息泄露。
敏捷科技政務數據安全保護體系 ? 以數據分級分類為前提 通過對企業組織架構解析,做好內部數據分類分級,形成數據安全管理制度和人員行為規范約束。對數據資產的分布和管理進行科學重構,形成數據資產清單,明確數據權限管理狀況,構建核心數據所涉及的角色和訪問控制體系。 ? 以數據安全防護為核心 通過打磨多年的核心產品敏捷數據安全衛士系統DGS,建立覆蓋數據收集、傳輸、存儲、處理、交換、銷毀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防護體系,利用智能加密、主動加密、外發管控、數據防泄漏、水印溯源、打印管理、日志審計等功能模塊,加強數據在對外共享和開放等關鍵環節上的保障能力建設,實現核心文件的實時全域監管。 ? 以系統高效運營為保障 敏捷數據安全衛士系統與內部OA系統等良好集成,在保證辦公效率不受影響的同時,平臺實時反饋的“數據安全態勢”,從而快速有效的感知、預警、調度和處置安全風險,提高管理決策的科學性和精準性,提升管理效率和應急響應能力,有效實現風險控制與應急支撐。

關注敏捷小助手,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