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網絡的發展,全國電信網絡詐騙呈高發趨勢。不法分子通常會用極其精準的個人信息,比如姓名、手機號、家庭住址等來獲取受害人的信任,從而進行電信詐騙活動。那么這些精準的個人信息數據究竟是從何而來呢?
內鬼盜數據:電信詐騙的隱形推手 在不少企業中,員工因工作需要被授予了訪問業務系統的權限。然而,當這些權限被不法分子或貪婪的內部員工所利用時,就可能成為個人信息泄露的溫床。他們利用自己的權限,輕松地從業務系統中下載包含客戶姓名、聯系方式、銀行賬戶等敏感信息的數據,并將其出售給從事電信詐騙的不法分子,這些被泄露的數據隨后被用于精準詐騙。 ● 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發布關于房地產中介行業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違法違規典型案例的通報。其中,上海某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員工陳某、祝某某、馬某合謀對外出售公司掌握的房屋業主信息來獲利。三人通過馬某的員工賬號和權限訪問公司大數據信息平臺,查詢并導出掛牌房屋的業主信息,將信息對外出售獲取好處費。 ● 湖南湘西某房產經紀服務公司負責人蔡某某在某售樓部從事房地產銷售期間,利用職務之便,未經售樓部及業主同意,復印了1095條小區業主姓名、門牌號、房產面積、聯系電話等資料,利用這些業主信息資料開展房屋中介業務。 丨上傳解密、下載加密,阻斷泄密途徑 員工通過CRM、OA、票務系統、大數據信息平臺等內部業務系統上傳加密的文件時,文件會先經過自動解密,然后再安全地放到應用系統的服務器里存起來;如果員工想從系統里下載文件到電腦或手機上,文件被下載之前則會自動加密,這樣下載到終端設備上的文件就是安全的密文狀態,別人打不開、讀不懂。這就是上傳文件時自動解密,下載文件時自動加密,確保業務系統數據安全無憂。 丨細化權限管理,降低內部風險 敏捷數據安全衛士系統還集成了精細的權限管理功能。通過對員工訪問權限的嚴格控制和動態調整,確保每位員工只能訪問其完成工作所必需的數據。同時,還提供了詳細的權限審計和水印追溯功能,記錄每位員工的操作行為和數據訪問情況,為事后的安全審計和違規追責提供了有力支持。 丨實時監控與響應,快速應對威脅 敏捷數據安全衛士系統具備實時監控和響應機制。系統能夠持續監測數據訪問模式和系統活動,一旦發現異常行為或潛在的泄露風險,將立即觸發警報并采取相應的應急響應措施。大大提高了企業應對數據泄露事件的效率和準確性。

關注敏捷小助手,了解更多